原子弹没发明之前,爱因斯坦如何知道原子核中
1905年是爱因斯坦的奇迹成就年,其中狭义相对论中重要的成果之一就是质能方程,E=mc^2。
他根据普遍成立的能量守恒定律,建立起了质量和能量之间的关系。随后,人们通过核反应所释放出的巨大能量,完美验证了爱因斯坦理论的正确性。
爱因斯坦是通过思考能量守恒定律起步的,例如,对于一杯热水来讲,也是由大量的水分子组成,温度越高,内部的微观粒子的运动越剧烈,当然这杯热水的能量是和它的质量是有关系的。
爱因斯坦,在1905年假设物体的质量m和他所含的能量E具有正比关系,其比例系数就是光速c的平方,这就是质能关系方程E=mc^2,当然这只是忽略掉了洛伦兹因子的简略写法。
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发布之后,因此一些人们对原子内部能量的渴望,小小的原子核有可能蕴藏这可怕的能量。但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控制核能还是一种梦想,对质能方程的攻击也是质疑相对论的主要策略。
然而随着铀裂变和链式反应的发现,原子能不再是理论上的能量,而是可以实际指导制造炸弹,后来原子弹和氢弹的出现改变了世界格局。
有人曾问爱因斯坦为何不能阻止原子武器的应用,爱因斯坦回答:“朋友,这很简单,政 治 远比物理深奥”